“这是砘子,麦种下播以后用它压实土壤的;这是石磙,碾压麦穗脱粒的;这是磨盘,把麦粒儿研磨成面粉用的……”在浚县卫溪街道秦禹庄村廉政文化墙前面,70多岁的老党员禹清文正在给孩子讲解各种老式农具的名字和用途。
“就算是农村孩子,现在也不认识这些老物件了,但是,让他们通过这些笨重的农具体会一下过去农民的辛苦是有必要的,不忘过去的苦,才会珍惜现在的甜。”禹清文深有感触地说道。
为进一步厚植廉洁文化的基层土壤,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浚县纪委监委以清廉浚县建设为抓手,指导全县11个镇、街道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积极发掘村、社区本地资源,打造既有丰富廉洁文化元素、又有乡土特色的廉洁教育载体,统称为“清新一廊”。截至目前,已建成秦禹庄村等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阵地69个,崇德尚廉、守正持廉的社会风尚在全县蔚然成风。
在推动基层廉洁文化建设中,浚县纪委监委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注重把廉洁文化与地方实际、本地资源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屯子镇屯子村升级改造街心公园,一个个设有二维码的廉洁文化标识牌错落其间,手机扫码便可浏览廉政警句、廉政典故等音视频内容;白寺镇白寺村村史馆通过实物、影像、场景等重现历代优良家风发展脉络;伾山街道杨玘屯村瞄准“泥咕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在传统技艺中融入廉洁元素,擦亮廉洁底色。
“文化是表现形式,廉洁是内在要求,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时刻提醒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全社会营造干净担当、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浚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胡永强)责任编辑:段君伟
上传:李文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