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村化解矛盾不出村办好实事惠村民

发布日期:2017-12-01    来源:鹤壁日报   

  化解矛盾不出村办好实事惠村民市纪委对示范区古城办事处古城村进行重点帮扶后,该村政风民风好转、村容村貌提升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办事处古城村紧邻鹤淇大道,地理位置优越。11月24日,记者来到该村采访,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宽敞平坦的村道、积极向上的墙体标语、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一路走过去,不时能看到路边有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聊天,气氛轻松。

  然而在两年多前,古城村还是有名的上访村。古城村的变化,都是从2015年9月市纪委对该村进行重点帮扶后开始的。

  成立党风廉政监督室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古城村有2800多口人,2015年9月之前,该村“两委”班子较为软弱,村内以征地补偿为主的各类矛盾突出。

  要化解村内的各种矛盾、改变村内的不良风气,就要先从建强基层党组织开始。2015年9月,市纪委向该村下派第一书记,专门成立了驻村帮扶组,市纪委领导也多次到该村走访调研。今年上半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锁文曾两次到该村走访调研。

  “市纪委重点帮扶我们村后,对村里的大事小事都非常关心。你看我们的村委会,原来院里长满了荒草。市纪委专门协调了30多万元资金对村委会办公场地进行了整修,硬化了地面、粉刷了房屋、种上了花草、安装了健身器材。”古城村党支部书记高建功说。市纪委还协调市残联等部门在村委会设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送来书柜、书籍建成了农家书屋,还成立了党风廉政监督室、教育培训中心、矛盾调解办公室、党员活动中心等。

  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纪委还为古城村每位党员配发了学习资料、笔记本,将每月15日确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此外,该村“两委”班子还签订了廉洁承诺书。今年8月份,在古城办事处12个行政村组织的党建观摩活动中,古城村名列第一。

  挨家挨户走访摸排,化解村民矛盾纠纷

  基层党组织建强了,基层工作就好开展了。此前,古城村因为涉及征地补偿项目较多,村里长期存在矛盾。矛盾不能在村内化解,就有村民不时到区、市甚至省里上访。

  为支持驻村工作,市纪委专门成立了帮扶组,增派人员配合第一书记赵文昌到村开展工作。帮扶组对村内的各类矛盾进行了摸排,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走访。对于居民的合理诉求,他们想方设法满足,让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则耐心地给村民讲道理,取得村民的理解。

  “去年秋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征用了村里的一块荒地,7户村民因为此前都种过那块荒地,就因补偿款发生了争执,都觉得补偿款应该全部分给自家。”高建功说,市纪委帮扶组的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趁着村民的空闲时间,连续数个晚上到村里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在帮扶组工作人员的劝解下,村民们同意了补偿款平均分配,一桩潜在的上访案件就此化解。

  古城村党支部委员王录孝表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自从市纪委对该村重点帮扶后,该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今年年初以来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11月10日,市纪委联合市监狱在该村开展了“好邻居、好公婆、好媳妇”评比活动,并对获得荣誉称号的村民进行公开表彰;11月20日至22日,市纪委联系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到村里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把相邻村庄的村民都吸引来了。

  协调贷款、帮助就业,办好惠民实事

  “你看看,这是俺村新架的电网线路,以后用电高峰期也不担心用不了空调了。”记者在村内采访时,村民邢焕喜高兴地指着路边线杆上的一排排电线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市纪委为村内协调改造的。

  古城村原来的电网线路是30多年前架设的,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每到用电高峰期还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市纪委得知这一情况,专门安排人员召开协调会,向市供电公司争取扶持政策,投入80余万元资金对该村的线路进行全面改造。

  让村民欣喜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村内新配了垃圾中转箱,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村民再也不担心垃圾没处倒;村内有人想创业却苦于没有资金,市纪委为他们协调了小额担保贷款,并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技能培训;逢年过节,市纪委还组织人员到村中对困难群体开展集中慰问;近两年来,市武警支队、市人民医院、邮储银行鹤壁分行、淇滨小学等单位分别结合本单位特点,先后到村开展国防教育、义诊、反诈骗教育、看望留守儿童等活动……

  “这两年,俺村的变化一个接一个,大家伙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采访中,村民王梅英感叹。

  据悉,市纪委当前正在协调资金,计划对该村有破损的道路进行全面整修。今后,让古城村村民欣喜的好变化还会接踵而来。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