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监督检查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网站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部分县区纪委监委聚焦监督第一职责,把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深化作风纪律、压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明确整治重点,逐级压实责任,确保专项整治出实招、见实效。

浚县: 

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及时组织学习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市纪委监委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具体办法和措施,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内容和时间节点。强化纪律监督,开展自查自纠,围绕“五个严禁”制定《严禁利用名贵特产类资源谋取私利个人承诺书》,目前,全县共有4000余名党员干部作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监督。强化排查问题,联动收集线索,综合运用受理举报及多种监督等方式,广泛收集违规公款购买、违规收送赠送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等问题线索。不定期到经营特产的专卖店、超市开展明察暗访和督导检查,着力发现党员领导干部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 

淇县:

聚焦突出问题、盯紧重点单位、明确方式方法,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全县3970名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并要求全县各单位党组织填写并上报《党员领导干部追缴、上缴提货卡登记表》。

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监督检查,将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内容,组成12个监督检查组对名贵特产销售单位开展检查30余次,核查发票310余张,对发现的问题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确保整治成效。

淇滨区: 

把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作为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正反面宣传教育,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引导干部深化思想认识、严守纪法底线;对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公款购买等进行全面清理,按照有关规定追缴上缴;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组成检查组,深入辖区高档烟酒专卖、高档茶叶销售、商场超市等消费场所进行明察暗访;组织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项排查组,深入辖区机关事业单位,查阅财务账目、核对报销票据,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变票开支等违纪行为。

10月份以来,累计对辖区25个烟酒销售、茶叶专卖、超市商店进行走访排查,对49个机关事业单位进行重点排查,责令2个单位对疑似问题说明情况。今年以来,全区共有5名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烟酒提货卡(券)价值1.9万余元、其他各类储值卡(券)价值3.5万余元。

山城区:

11月21日,山城区纪委监委联合税务、市场监督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部分商场超市、烟酒茶叶销售店等场所进行了突击暗访,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公款购买“天价烟”“高档酒”及名贵特产等情况。

区纪委监委聚焦监督第一职责,一方面要求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列出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清单,党员干部逐项对照自查,存在问题的主动向组织报告并立即整改,同时签订个人承诺书,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将专项整治与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起来,紧盯“关键少数”,严肃纠正和查处专项整治中存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持续营造严的氛围、释放强力信号。 

鹤山区:

充分发挥派驻机构“探头”和巡察“利剑”作用,通过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以及强化问责等方式,着力发现领导干部利用烟酒、茶叶及其他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构建严密监督网,强力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提醒,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的危害,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插手名贵特产等行为,从制度上扎牢笼子,从源头上堵塞漏洞,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截至目前,累计对辖区18个烟酒销售、超市商店进行走访排查,对32个机关事业单位进行重点排查。(综合以上单位供稿  编辑|董亚鑫  上传|卢彦)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