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可见,防病更胜治病。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驻在部门近距离接触,更能及早发现问题,做到“未病先治”。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盯住“树木”,关注“森林”,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扛牢监督主责,精准绘就政治监督“路线图”。纪检监察组提前谋划,围绕派驻工作目标任务提出2021年度“四项措施”工作法。针对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督查等重点工作内容,实行“清单式”管理,“台账式”推进,“全程化”参与,搭建好“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沟通协调平台,明确落实措施和推进步骤,确保政治监督有力有效。
坚持挺纪在前,念好日常监督“紧箍咒”。抓住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这个重点,紧盯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农田水利设施排查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关键节点发力,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对新成立的2个正县级事业单位开展驻点监督,重点对班子政治思想建设、选人用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进行监督检查。今年以来,驻局纪检监察组与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谈心谈话20人次、科级干部一对一谈话40人次、提醒谈话4人次、批评教育1人,针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发监察建议书1份、政治监督意见反馈书1份。针对县区项目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体廉政谈话,督促市委农办单独约谈主要负责人,下好“治病防病”的“先手棋”。
推出“廉洁体检套餐”,实现教育“个性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先进典型引路、反面典型警示“双管齐下”,对照科室职责量身定制谈话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提问单”,与科室负责人从精准谈心谈话上“立规”;在利用好学纪律法规、看曝光通报等传统教育形式的同时,注重挖掘“身边人”案例,增强教育效果。今年以来,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9批次、454余人次,重新排查廉政风险点379个,制定防控措施737条。
(作者系 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爱明)
上传:李思齐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