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当好“三员” 筑牢防汛“安全堤”

发布日期:2021-08-03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网站   

连日来,我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持续强降雨造成城区内涝,乡镇农田房屋被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市纪委监委出台《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防汛救灾工作的若干措施》,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冲锋在前、既督又战,全力当好“三员”,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展现忠诚无畏的铁军担当。

 

当好汛前防范“提醒员”

“针对水库、河道等重点区域,是如何做好值班值守、物资保障、巡防查看、隐患消除等工作的?”

7月16日,市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围绕防汛责任落实、防汛工作开展等情况到淇县进行监督检查。

暴雨来袭前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靠前监督,压实责任,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成立55个联动防汛专项监督检查组,奔赴一线督查防汛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督随令行。在“室组地”协作联动机制下,市纪检监察干部对河流、水库、蓄滞洪区、城区易涝地段等重点区域逐一排查,形成汛前检查问题清单,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不但要严肃防汛纪律要求,更要下沉一线落实防汛各项相关工作。”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郭骐源表示,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防汛指挥调度、物资储备、值班值守、险情排查、应急抢险等各个环节工作,聚焦薄弱环节,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

暴雨来临前,专项督查组已对辖区内13条河流、14座水库、18处漫水桥及村居、涉及民生的职能部门、大型综合商场地下车库等多处防汛点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800余人次,当场督促整改问题30个,织密“纪律网”、筑牢“安全线”,做到全覆盖、零遗漏、无死角、无盲区。

 

当好汛中救灾“战斗员”

“身后就是家,我们没有退路,危难面前显担当,狭路相逢勇者胜,洪水一刻不退,我们就一步不撤,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借着对岸古城墙上昏黄的灯光,由浚县纪委监委25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抢险突击队,面对肆虐的洪水,他们冲锋在前。

受上游水库持续大流量泄洪影响,从7月26日傍晚开始,卫河浚县县城段水位猛涨。晚上10点,浚县古城允淑门外洪水漫过护城堤,即将对城内形成倒灌。古城告急,一场“古城保卫战”正式打响。夜里11点,县纪委监委抢险突击队火速增援,大家争分夺秒地投入了抢险工作,卸沙石、填沙袋、垒挡水墙,从月色朦胧干到晨曦微露,长达六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滔滔洪水终究没能冲破防线,屹立数百年,饱经风霜的浚县古城安然无恙。

……

面对来势汹汹的暴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在强化监督执纪的同时,始终将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38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深入基层一线,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做好营救被困群众、安置生活保障、巡防固堤等急难险重工作,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风貌。

既在“一线干”,又在“干中督”,围绕防汛救灾工作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易发风险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调度指令是否严格执行、重大汛情灾情突发事件是否按规定报告等救灾监督“六查”工作,切实保障监督防汛责任到岗、到位、到人,为坚决打好防汛救灾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当好汛后重建“护航员”

“目前员工在岗率是多少?”“咱们企业受灾情况如何?”“如果遇到困难,请及时联系企业护航员的电话,我们尽快帮助协调解决……”这是市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企业时发生的一幕。

随着暴雨逐渐停歇,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生产生活恢复迫在眉睫。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抓好防汛救灾监督检查的同时,聚焦责任落实、干部作风、物资使用等方面对灾后恢复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各单位以最快速度恢复秩序。

“目前共完成浆砌石约300方、混凝土约20方、石方回填约500方,确保了新南干渠沿渠生活供水和工业供水……”

特大暴雨影响造成我市水利工程多处损毁,7月29日,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前往市工农渠灌区、杨邑水库库区等水利工程现场实地查看水毁修复情况,对修复工作进行实地监督检查,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抢修,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和重点企业生产用水。

聚焦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尽快恢复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务;聚焦扶贫领域,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专项监督,防止因灾返贫致贫;聚焦企业复工复产,深入开展“访企业˙解难题˙送温暖”活动,摸清企业恢复生产面临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履行执纪监督的职责使命,持续督促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纪律到位。截至7月30日,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共走访群众360多户900多人,企业145家,解决问题16个,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又好又快地恢复。(卢家杰 石慧军)

上传:李思齐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