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群里转发的‘廉言晨习’,就像戴上了‘紧箍’,时刻提醒自己做什么都要规规矩矩。”2021年7月10日,浚县善堂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孙世英在班子晨会上谈到自己的感受。
孙世英说的“廉言晨习”是由浚县纪委监委利用“清风浚县”微信公众号每天早上发送至全县党员干部手机上的廉政提醒信息,内容主要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来从严管党治党方面的经典论述摘录。
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提醒,防止党员干部从“好同志”变成“阶下囚”,这是市纪委监委抓早抓小“治未病”的一个真实写照。
2021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主动思考、认真分析、超前谋划,协助市委出台了《关于贯通运用“看、听、查、治”着力“治未病”的意见》,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形成市委统筹,市纪委监委主导推动,组织、宣传、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的“1+7+N”工作体系。同时,综合运用谈心谈话、以案促改、暖心回访等方式方法,推动“治未病”工作深入开展。2021年,我市受理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3.4%,重复信访同比下降50.5%,成为全省唯一中央纪委交办督办件均为零的省辖市。
把脉问诊 开展廉洁体检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锤炼自身党性修养,坚持把对党忠诚落实到一言一行、体现在一点一滴。”去年12月7日,淇滨区大河涧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环交上了自己的政治生态“自画像”。
“我们梳理权力事项9个,查找廉政风险点9个,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17条……”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报告上,浚县信访局局长杨世勋汇报到。
山城区纪委监委以数据赋能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将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深度植入纪检监察工作,开发建设了“智慧纪检监察”平台,通过对录入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数据对比碰撞,及时发现问题,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
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对市教体局二级机构开展内部巡察,将“坐堂候诊”变为“上门问诊”,通过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调研、受理信访等方式近距离了解,做到更加精准的把脉问诊。
市纪委监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看”,从学习看态度,从落实看担当、从履职看能力,全面把握党员干部政治表现;广泛“听”,听个人自评,听多方评价,综合研判党员干部日常表现;深入“查”,查信访事项,查档案材料,查各类报告,及时发现苗头问题,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体检,进而找准问题的关键,为下步预防和诊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病先防 坚持源头防控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不久前,在市纪委监委、市妇联联合举办的“清风传家”读书会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砚娟分享了古诗《墨梅》,引导大家从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中汲取廉政“养料”。
“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梅花知识和廉政小故事,还可以观看爱国歌剧《红梅赞》的片段,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正在扫码观看《红梅赞》的市民李昕女士说。
李女士所说的这个能“听”又能“看”功能强大的“码”,是淇滨区纪委监委为“双廉”阵地——梅·廉洁文化主题游园量身定制的微信公众号,市民通过扫码关注即可了解园内梅花种植情况、廉政小品背景故事以及廉洁文化相关作品。淇滨区纪委监委把“治未病”工作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深入推进“双廉”建设,按照“一镇一品、一组一特、串点成线、连点成片”的工作思路,建设了涤心园、学思园、清风苑等廉政阵地100余个,厚植基层风清气正沃土。
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党性教育、理论宣讲、家风分享、廉政文化建设等手段,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法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目前,全市开展理论宣讲2700场,受教育群众42万人次;利用主次干道道旗、景观小品、建筑围挡、公交站亭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廉政主题公益广告1.35万个。
初病防变 注重防微杜渐
“这次谈话对我触动很大,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政治素养和党性锻炼上有所松懈,今后一定认真履职尽责、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日,山城区惠民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某在接受区纪委监委驻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提醒谈话时表态。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分别处理1011人次、730人次、105人次、134人次,依次占比51.1%、36.9%、5.3%、6.7%。”这是浚县纪委监委晒出的近五年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成绩单。
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介入、早纠正,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聚焦近距离、常态化要求,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抓早抓小“治未病”的生动实践。
市纪委监委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一方面紧盯重点时段、关键节点,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提醒,勤敲警钟“治未病”;另一方面对党员干部在作风、思想、纪律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警示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到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萌。2021年,我市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964人次,前两种形态占比91.3%,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效果更加明显。
愈后防复 深化标本兼治
“酒驾醉驾专项以案促改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更警示我们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淇县北阳镇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拒绝酒驾醉驾专题讨论时,该镇党委副书记高文超感慨地说。
“听到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案例告诫我要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参加完鹤山区人民法院以案促改动员会暨警示教育大会后,综合审判厅厅长尤文广感慨地说道。为巩固治标、深化治本,市纪委监委开展政法、供销、人防系统等专项以案促改,并将以案促改工作流程细化为启动、移送、考评等“十个步骤”,形成完整闭合链条。2021年,我市共开展警示教育2342次,覆盖7.8万余人次,主动投案25人,主动说明情况30人,“不敢腐”的震慑效果初步显现,“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断完善,“不想腐”的思想防线进一步筑牢,一体推进“三不”的效果逐步显现。(夏奉乾 胡庆竹)
上传:窦丽娜
打印